武威大云寺古钟楼

 凉州文化    |      2019-07-10
        在武威市凉州区和平街钟楼巷18号大云寺内,矗立着一座年代久远、古色古香的二层木质古楼阁。远远望去,古楼挺拔巍峨,廊楹彩绘,高高耸立,雄伟壮观,南向的匾额上清晰地看到飘逸隽秀、醒目大气的三个大字“古钟楼”。这,就是武威著名的大云寺古钟楼。
        古钟楼建在9米高的砖包台基上,基底约125平方米。台基上矗立着一座檐牙高翘,雕梁画栋的木质楼阁。楼为二层,四周绕廊,重檐山顶,五踩斗拱,下饰风铃。共有28根红色立柱支撑,其中一层有12根,二层有16根。上下层共挂有八块匾额,上层有“声震蒲牢” ( 题于乾隆十一年)、“秀挹天山” (题于民国七年)、“古钟楼”(题于民国二十年)、“金奏高宣”(题于民国二十一年)四块;下层有“大棒喝” (题于乾隆九年)、“慈海鲸音” ( 题于乾隆九年)、“声震陇右” ( 题于一九八三年)、“玉塞清声” (题于一九八四年)四块。八块匾额字体不一,各有特色,每向两块,望之气势不凡,为古钟楼增加了不少韵味。
        古钟楼最有名的当属悬挂在二楼正中的一口大铜钟。乾隆二十五年(1761)《重修大云寺碑记》称此钟“若铜、若铁、若石、若金,兼铸其中,真神物也。如响震之,则远闻数千里,发人深省,为郡脉之一大助也。”钟体由合金铸成,呈黄色,鼓腹,铸六耳,钟钮铸蒲牢像,钟口已多剥蚀。铜钟通高2.26米,口径1.15米,厚12厘米,重约5吨。钟体上饰有图案,计3层18格,图案线条丰满流畅,生动传神。《范振绪书牍》描绘的比较详细:“承嘱审定大云寺铜钟……钟之花纹六面,面分上中下三格。其三面中格,均坐一披甲人,著靴,胯下各跪伏一人,两旁各侍二人,皆赤足、肉袒。披甲人,一持弓引满,一执短叉,一高举一椭圆形物。此三面上下二格,中间均有六爪花纹,爪尖折转,由花纹中伸出斜线,直达四角;又上面上格飞仙;下格云龙,姿势活泼可观;中格与前三面上下格同。又一面上格飞仙,下格武士持戈两旁,挺立 左右,臂际有带如蛇,自上而下旋其尾,交穿于脑后。中格花纹与前二面同,每面每格下均有小格,有兽二,左独角张口,脊有鬐,虎爪蛇尾;右顶有长鬣张口,虎爪蛇尾。”其余下格图案已磨损不全,“漫漶不清”。
        大云寺铜钟体积较大,形状古朴精美,声音雄浑洪亮,是罕见的古代铸造艺术珍品。因钟体上没有铭文,故大钟铸造年代不详,晚清武威著名学者张澍(1776-1847年)在《养素堂诗集》自注中说:“大云寺钟,故老相传,张轨(255-314年)居凉,日大水漂钟至境上,轨筑台悬之。”此乃民间相传,“实据莫考。”有人认为是五代时期所铸,如《陇右金石录》中就说:“此钟时代传闻各异,其形状甚古朴。所传闻以五代为最近。”但从钟体造型和所饰图案分析,大多专家认同为唐代铸造。
        铜钟周边有四根红色撑钟立柱,上有两幅对联,其一为:若铜若铁若金若石,警世警迷警梦警心;其二为:千余年佛土庄严大云寺,八百杵人心觉悟海潮音。置身于古钟楼之上,细细品味这两幅对联,心中难免若有所悟。
        至于楼阁的建造年代,《清维修大云寺古钟楼碑记》说:“大云晓钟……相传创自前凉王张氏,史乘失载……但历唐宋元明,几经年岁,或兴或废,难以枚举。其间补台建阁者代有伟人。”说明钟楼所历岁月久远,历代多有修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敕赐清应禅寺碑记》有这样的记载:“增补天王殿三楹,钟鼓楼各一,主司晨昏。”清应禅寺与大云寺只一墙之隔,因此有专家认为现存的古钟楼楼阁当为明代重建而成。
        武威古钟楼为大云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云寺历史悠久,是闻名遐迩的佛教古刹,据《魏书·释老志》记载:“有王阿育,以神力分佛舍利,于诸鬼神,造八万四千塔,布于世界,皆同日而就。今洛阳、彭城、姑臧、临淄皆有阿育王寺,盖成其遗迹焉。”阿育王(约前304年-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可见武威大云寺年代久远,其前身为阿育王寺。
        东晋十六国时期,统治武威的为前凉张氏。《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中说,前凉王张天锡因“宫中,数多灵瑞”,遂“异其事”。又听说王宫乃阿育王奉佛建造的舍利塔之故基之一,于是,张天锡在升平年间(363年-376年)“舍其宫为寺,就其地建塔。”并将重建的寺院命名为宏藏寺。此事在《十六国春秋· 前凉录》也有记载:“……三年,姑臧北山杨树生松叶,西苑牝鹿生角,东苑铜佛生毛,延兴地震,陷裂水出。天锡避正殿,引咎责躬。”
        至唐时,武则天于天授元年(690年)七月,在全国颁《大云经》,十月下诏各州郡修建大云寺,凉州遂将宏藏寺改名为大云寺。后“因则天大圣皇妃临朝之日,创诸州各置大云,遂改号为天赐庵。”到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又对大云寺庙进行了一次较大的维修。竣工后刻《大云寺古刹功德碑》,这是最早的大云寺碑铭,但原碑早已亡佚,幸有明代重刻为存。
        西夏乾顺天佑民安四年(1093年),统治者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大云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第二年完工,将大云寺更名为护国寺,并立碑铭记。元代,大云寺基本保持了西夏时期修复的状况。元末至正年间(1341年-1370年),寺庙毁于兵燹。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日本净土宗第十一代弟子沙门志满,远渡重洋来朝拜佛教圣地凉州大云寺,看到寺院残破不堪,遂主持募化重修,称为中日民间交流的一段佳话。此后,大云寺在明天启二年、雍正十二年、乾隆二十五年续加修葺,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乾隆二十五年那次维修,碑载:“用砖砌石嵌,浑如铁柱磐石……又彩绘阁楼,题额壮威。”古钟楼土台首次用砖石包砌,使之坚固如磐石。正因为如此,在1927年4月23日武威发生8级地震时,大云寺其他建筑几乎完全坍塌,只有这座古钟楼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兀自岿然矗立。
        武威大云寺古钟楼,因其巍峨壮观、古朴典雅、历史悠久而被称为“凉州八景”之一。因大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衡、疏冥味”,故此大云寺铜钟名称说法不一,有的称之为“大云晓钟”,如《清维修大云寺古钟楼碑记》说:“凉镇八景,大云晓钟其一也。”《明敕赐清应禅寺碑记》也说“增补“钟鼓楼各一,主司晨昏。”即钟楼司晨,鼓楼司昏,正所谓“晨钟暮鼓”,钟声悠悠,唤醒梦中人,迎接旭日朝霞;但也有人称之为“大云晚钟”,夕阳晚霞之中,大云钟更显得苍劲古肃。如雍正、乾隆年间的武威学者张玿美,就以《大云晚钟》为题,写过一首诗:“梵天幽静暮烟深,声教常闻震远音。花雨一天云外落,松风满院月中吟。南园归雁惊寻侣,北渚眠鸥稳称心。吼罢蒲牢僧入定,更无响度绿萝荫。”但不管是“大云晓钟”还是“大云晚钟”,大云钟都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人。
       每逢农历传统节日,如正月十六、五月端午,当地都有登台击钟的习俗。武威籍人段永恩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举,那年端阳节就与友人同登大云寺古钟楼,感悟抒怀,并写下了《辛丑端阳偕友人登大云寺钟楼》一诗:“百尺危楼巨刹东,高歌倚剑啸长空。三峰塔势耸天表,午夜钟声出梵宫。雪积山南终古白,沙流漠北夕阳红。与君把酒酬佳节,到此谁为一世雄。”在武威人民的心目中,大云钟已为神物,在农历佳节登上钟楼,敲击大钟,钟声轰鸣,响彻云霄,以此来祈求风调雨顺,保佑全家平安。
        大云寺历经沧桑,但钟声却千年不断。地震后的古钟楼在大云寺的遗址旁孤独地屹立了50多年,直到1980年,武威文物部门从别处搬迁来建于明代正德元年的火庙大殿和原山西会馆的清代建筑春秋阁,与古钟楼组成了今日大云寺的规模,后又对古钟楼进行了维修、翻新。1993年3月,大云寺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武威市根据日本友人的建议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拟在现大云寺的基础上,修复古大云寺的原貌,恢复建设古建筑群。现工程正在进行之中,相信不远的将来,一座规模宏大、焕然一新的大云寺将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而古钟楼的钟声将更加雄浑洪亮、催人奋进。

        附参考文献及碑铭:《魏书·释老志》《新唐书·则天皇后本纪》《大云寺古刹功德碑》《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增修大云寺碑记》《清维修大云寺古钟楼碑记》《敕赐清应禅寺碑记》《陇右金石录》


       来源: 文/李元辉(2013年7月19日《甘肃广播电视报--武威周刊》登载发表)